家族化不突破,企业寸步难走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内原有的家族成员却无法适应这一变化,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在被这一问题所困扰。为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那些成熟的企业家们开始了他们去家族化的实践。只有跟随企业发展的步伐,适时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提升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平,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1年,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在公布中期业绩的同时,董事会主席吴亚军宣布辞去CEO一职,交由原公司常务副总裁兼商业地产部总经理邵明晓继任。此举意味着,龙湖地产管理层中企业创始人吴亚军、蔡奎及其家族成员已经全部离开,龙湖地产的去家族化进程又进一步。

同年,相同的一幕在美的再次上演:美的电器发布控股股东美的集团部分股权转让的提示性公告,美的集团的控股股东美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拟将其所持有的美的集团15.3%的股权转让予融睿投资与鼎晖投资两家投资人。美的集团表示,通过部分股权转让,美的集团将形成创始人股东、投资人等多方股东共同持股的多元化的股权结构,这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公司治理的完善、管控模式的转型。外界纷纷将之视为美的进一步实践去家族化的变化之一。

很显然,去家族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民营企业的共同选择,用专业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替代家族成员管理企业已经成大势所趋。

去家族化,势在必行

家族化,是中国大量民营企业具有的共同特征。平心而论,在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家族成员间与生俱来的相互信任、同舟共济无疑是这些民营企业仅有的几件宝贵财富之一,它帮助众多民企熬过了那段最为艰难的初创岁月。然而这一宝贵财富的正面作用并不一定是永恒的,随着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不断迈入新阶段,企业内部家族成员的角色便显得愈发微妙。

首当其冲的一点便是,企业日益扩大的发展规模与家族成员有限的能力之间的矛盾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胡君辰对此的解释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一些家族成员逐渐无法胜任在企业中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如果依旧让他们担任重要的管理岗位,那就会对企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去家族化,企业才能前行

上世纪90年代就在进行去家族化实践的天正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高天乐,可谓是这一方面的先驱,对这个问题,他也颇有感悟。企业做大之后,家族成员很多都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这时就要果断地把他们换掉。有人认为家族成员更可靠,更能够信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这些家族成员仗着和老板是亲戚,往往更有可能徇私舞弊,因为他觉得我是你亲戚,你不敢对我怎么样嘛。反而是职业经理人会更加自律,因为他们明白一旦工作中出现有违职业操守的事情,自己就要付出代价。

除此之外,促成去家族化的另一个动力便是,当企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原有的资本积累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是上市等手段迅速获得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伴随这一举措而来的则是原本集中在家族成员手中的股份被逐渐稀释,尤其在上市之后,家族企业变身为公众企业,这也是大量民企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常常会做出的选择。从长远来看,这一形式的去家族化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提升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平,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美的集团董事副总裁黄晓明如是说。

去家族化,知易行难

许多民营企业家如今已逐渐意识到,要想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就必须实施去家族化战略然而所谓知易行难,真正要想将去家族化付诸实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去家族化的实践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老板对家族成员难说再见。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企治理专家曾水良说道。

的确,要让跟随自己多年的家族成员从企业中离开,这绝非易事,然而正因为阻力巨大,所以企业家在将去家族化付诸实施时就更要决心坚定,来不得一点优柔寡断。

当初我在天正集团实践去家族化的过程中,我把包括我的父亲、弟弟在内的家族成员基本都请出了公司,当时他们对我多少都有一些不满意,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我的选择,在去家族化的这条路上,我坚定地走了下来,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高天乐说道。坚定的决心促使企业家迈出了去家族化实践的第一步,而企业各自情况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办法。高天乐通过让自己的父亲从公司里退出,一举奠定了天正集团去家族化实践的最终成功。而在龙湖地产,吴亚军的去家族化过程则相对较长,从2009年上市之前创始人蔡奎的悄然退出董事会,到今年吴本人辞去CEO职务,整个过程历时数年。

尽管有着许多不同,但不论是之前的天正,还是现在的龙湖,他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的:通过去家族化,让那些无法帮助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家族成员从管理岗位上退下来,换之以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我们做企业用人,看重的是看你有没有能力,愿不愿意为这个企业去付出,而并不会因为你是我的家族成员,我就毫无原则地来用你。高天乐掷地有声地说道。

企业稳健发展比谁掌股更重要

相对于人员调整层面的去家族化,上文所提及的在股权层面的去家族化往往更不容易实现对于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企业家们一般都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他们一般不太愿意股权被外人稀释,觉得只有当多数股份掌握在自家人手里,心里才踏实。一位业内专家说道。

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一味强调家族成员对股权的控制,而放弃那些可以使企业快速成长的机会,那么最终受害的还是企业本身,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所谓的股权价值也就可想而知。

事实上,国内一些知名民企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不小的步伐,除了上文提及的美的、著名灶具生产企业苏泊尔目前也基本实现股权层面的去家族化,创始人苏氏家族的股份占比已经微乎其微,法国SEB集团成为苏泊尔的实际控制者。面对这一变化,董事长苏显泽表现得非常淡定:重要的不是谁控股的问题,而是企业是否能做大做强,是否能为消费者贡献更多的有价值的产品,企业的长远稳健发展比企业由谁控股更重要

文字作者:曹子烈